Filtra per genere

法国报纸摘要

法国报纸摘要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法国每份报纸,独立有别,各家报纸,各家评说。“法国报纸摘要”首选对中国事务的评论与分析,以飨听众。

2986 - 中俄关系:习近平占据主导地位
0:00 / 0:00
1x
  • 2986 - 中俄关系:习近平占据主导地位

    今天是5月16日星期四,法属新喀里多尼亚的骚乱局势以及俄罗斯总统普京到访北京的消息,是今天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两大新闻焦点。

    习近平占据主导地位的会谈

    俄罗斯总统普京抵达中国展开为期两天的访问。这是普京七个月内的第二次访华,也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第四次正式会晤。《费加罗报》常驻上海记者对普京此行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中俄两国的微妙关系进行了分析。

    该报记者首先指出:中国领导人欢迎普京的到访,却并不打算卷入他的鲁莽好战。中俄两国强人将通过普京的到访,进一步确认两国在乌克兰战争爆发之前建立的牢固的“无上限”伙伴关系,也将揭示隐藏在“中立”外表之下的世界第二强国的真面目。习近平结束了欧洲之行后,再次表现出对西方的不信任,而拜登则加剧了与中国的贸易战。

    普京本次到访北京,将与习近平共商“全面伙伴关系和战略合作”,庆祝两国建交75周年,并将发表联合公报,共表打破西方建立的国际秩序的决心。一位前外交官评论道:中俄关系是一种建立在面对共同对手的结构性的关系,但日益显现出不平衡。中国占据了上风,普京随着依赖性的增强而成为次要伙伴。

    报道指出:习近平将以强势姿态与普京会晤。随着西方制裁力度的加大,受到围困的俄罗斯不得不求助于其东部邻国。不过,两国自乌克兰冲突以来日益密切的关系并非没有分歧。普京正在寻求北京加大对其战争的支持,而习近平则正试图稳定与华盛顿的关系,寻求战术上的喘息机会,以避免其正在放缓的经济蒙受制裁。

    报道引述专家观点指出:中国不希望乌克兰局势升级,同时希望顾全其全球地位。随着幕后正在展开的谈判努力,这种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习近平与普京在美国制裁阴影下会面

    《费加罗报》的另外一篇文章,突出了俄罗斯在战争中对中国日益增加的依赖。报道指出:对于决心长期维持战争努力的普京来说,中国伙伴的持续支持至关重要。

    报道引述柏林卡内基中心的中俄问题专家亚历山大-加布伊夫(Alexandre Gabouïev)的观点指出:许多西方人认为,中俄联盟不会持久。然而,自苏联时代以来,俄罗斯从未如此疏远欧洲并与中国纠缠在一起。他甚至认为:现在不仅仅是普京需要中国,整个俄罗斯都需要中国。

    加布伊夫认为:这种需要首先表现在经济层面。因为对于面对西方制裁、需要依赖军工生产维持经济的俄罗斯来说,稳定的俄中贸易伙伴关系犹如一瓶氧气。

    两年来,两国间的贸易额大幅飙升,至2023年达到2400亿美元。比入侵乌克兰之前增加了60%。目前,双方贸易越来越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俄罗斯三分之一的出口销往中国,40%的进口则来自中国,中国的汽车或智能手机正在大量涌入俄罗斯。

    另外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是:2022年2月之前,俄罗斯与欧盟的贸易额是与北京贸易额的两倍,而如今,却只相当于北京的一半。

    普京刚刚任命的国防部长安德烈-别洛乌索夫(Andreï Belooussov)是一位与中国同行保持良好关系的经济学家;另外两位重量级人物也都与中国领导人关系良好,他们分别是:主管工业的第一副总理丹尼斯-曼图罗夫(Denis Mantourov)和能源代表亚历山大-诺瓦克(Alexandre Novak)。

    不过,面对西方制裁压力,今年3月和4月,中国对俄罗斯出口出现较为明显下降。

    此一趋势自然引发俄罗斯关切。在到访期间,普京无疑将试图与习近平一起寻求解决办法,以调整正在显现的贸易问题。随同普京一起访问的,有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精英,凸显了此行的重要性。

    Thu, 16 May 2024
  • 2985 - 美国重启与中国贸易对抗

    法属新喀里多尼亚因选举机构备受争议的宪法改革引发骚乱;法国总统马克龙今、明两天前往诺曼底弗拉芒维尔核电站视察并捍卫其核能政策;俄罗斯总统普京即将出访中国;美国重启与中国的贸易对抗,决定对电动汽车等战略产品征收巨额关税;中国公民记者张展获释令非政府组织感到欣慰;这是5月15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关注的新闻焦点。

    普京即将到访中国

    俄罗斯总统普京应于5月16日星期四开始出访中国。《费加罗报》指出:这将是俄罗斯总统七个月来第二次正式访华,是普京三月份连任以来的首次出访,也是自2022年2月乌克兰战争爆发以来,俄中两国领导人的第四次面对面会晤。

    报道指出:在发动入侵乌克兰前数天,莫斯科与北京确立了“无上限”的友谊,此后,两国间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显著加强。普京到访前,根据双方披露的信息,中俄两国领导人讨论的话题将围绕“双边关系、各领域的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展开”。

    普京还将与中国总理李强会面并前往北方城市哈尔滨出席贸易和投资博览会。许多专家认为:俄罗斯越来越依赖中国。面对西方的严厉制裁,中国已成为俄罗斯的重要经济伙伴。近月来,北京一再无视西方针对其与莫斯科关系的批评,同时也享受着俄罗斯的低价进口天然气和石油。不过,出于对美国制裁的担忧,中国银行近月来在与俄罗斯的交易中愈加谨慎,暂停或减少了交易。

    华盛顿威胁说,要对支持俄罗斯战争的金融机构实施制裁。北京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果它不削减与莫斯科的经济往来,受到制裁,将对本已脆弱的中国经济造成新的打击。

    普京在连任后访华,令人想起习近平去年连任后访俄。一些专家认为:普京本次访问将再次显现中俄领导人之间的密切关系,两国将签署一些协议并增强贸易。专家们强调:俄罗斯总统十分明白:北京仍然决心支持莫斯科,从而与莫斯科结成统一战线,共同应对美国的霸权。报道引述卡内基俄罗斯欧亚中心一名专家的观点指出:俄罗斯非常清楚:虽然中国十分重视与西方的关系,但中国绝不会让俄罗斯失望。

    非政府组织对张展获释表欣慰

    律师出身的公民记者张展因公开记录武汉疫情并发声而入狱,5月13日刑满获释。《费加罗报》刊出报道,详细地回顾了张展在2020年2月前往武汉,成为为数不多的关注这场健康危机的独立记者,予以报道,以及她被捕获刑后在监狱中的抗争。

    如今,张展获释备受关注。尤其是非政府组织对张展获释深表欣慰,纷纷敦促中国政府“确保张展的完全自由,以及“她和家人不受监视或骚扰”,并能够“不受限制地对在狱中经历创伤性磨难后获得医疗”。

    美国重启与中国的贸易对抗

    另外,《回声报》和《费加罗报》分别载文,报道了拜登政府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战略产品征收巨额关税的消息,主要针对电动汽车、电池、芯片等关键产业。白宫发布的公告显示: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18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其中电动汽车的关税将从25%升至100%。对于光伏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半导体,关税立即加倍,达到 50%。通过这些附加费,拜登希望通过“绿色”工业和半导体,完善他所倡导的美国再工业化计划。

    华盛顿称这些保护主义措施为“防御性的、有针对性的和深思熟虑的”。

    产能过剩:北京断然驳斥布鲁塞尔和华盛顿的不满

    此外,《回声报》还刊出两篇报道,分别披露北京、布鲁塞尔与华盛顿在产能过剩问题上的分歧以及新兴国家也为中国产品涌入感到担忧的情况。

    北京不承认布鲁塞尔与华盛顿口中的“中国产能过剩”问题,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巴黎断然否认中国存在此一问题。他强调了包括太阳能、电动汽车、电池在内的“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优点。中国官方媒体则紧追当局步伐,发表了大量有关相关主题的文章,试图驳斥西方的论点并捍卫本国公司的利益。中国领导人和官方媒体一致确认: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的快速增长归功于创新和供应链,而不是国家补贴。

    但是,北京的论点很难说服布鲁塞尔。报道指出:欧盟正在考虑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关税,而中国电动汽车是反倾销调查的对象。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习近平访问期间表示:欧洲不能接受因中国“大量补贴”生产的电动汽车或钢铁涌入而造成的“不公平贸易”,将毫不犹豫地做出坚定的决定,以“保护自身的经济和安全”。

    布鲁塞尔和华盛顿决心提高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却也担心受到报复。美国财长耶伦周一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表示:北京可能会对华盛顿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作出“重大”回应。

    新兴国家也为中国产品涌入担忧

    此外,面对中国出口的繁荣局面,新兴国家也兴起保护主义。

    《回声报》指出:南方国家也加入了担心“中国制造”产品大量涌入的行列。由于房地产危机导致建筑业下滑,中国钢铁行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自然将目光瞄向国外市场,引发以新兴国家为主的贸易伙伴担忧,他们担心自己的钢铁产业受到威胁。

    上个月,巴西政府宣布希望大幅提升某些钢铁进口关税,以捍卫自身的钢铁工业。所有的生产国都将受到这一增长的影响,主要目的是遏制过去两年中国产品进口激增引发的问题。除巴西之外,墨西哥、印度、越南也先后采取了同样的做法,泰国也启动调查并正在考虑效仿其他国家。

    Wed, 15 May 2024
  • 2984 - 中国镇压异议人士手段备受关注

    法国参院贩毒调查委员会提交报告,公职人员涉嫌腐败引发关注;一年一度的嘎纳电影节今起拉开帷幕;俄罗斯总统普京重新发起攻势,严重威胁乌克兰东北部的哈尔科夫地区;这是5月14日出版的法国各报突出的国内和国际新闻焦点。另外,《解放报》刊出两篇报道,分别关注一名维吾尔族难民在巴黎遭到恐吓、甚至绑架未遂事件,以及服刑期满的公民记者张展的命运。《回声报》则报道了国际特赦组织谴责中国政府对海外留学生采取“跨境镇压”的做法。

    一名维吾尔族难民在巴黎遭到威胁

    5月8日星期三,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离开法国的翌日,在巴黎避难的维吾尔族难民古力巴哈-贾利洛娃(Gulbahar Jalilova)险些遭遇绑架。

    当天上午近中午时分,贾利洛娃居家附近的街道上出现了一辆可疑的黑色面包车,邻居随后发现一群走路方式雷同、身着黑色服饰的男女,便拍了照。正在回家路上的贾利洛娃接到信息,同时接到两个匿名电话,看到有人朝着她的方向急奔而来,于是紧急逃脱,得以在朋友家避难。

    随后赶到现场的警察登记了车牌号码,检查了在现场徘徊了一个小时的七、八名男女的身份,他们均持有中国护照,有人会说法语。至5月13日星期一,贾利洛娃处境安全。她将提出投诉,其亲属则请求法国提供保护措施。

    热心支持维吾尔族人权益的法籍欧洲议会议员格鲁克思曼在社交媒体上Instagram对贾利洛娃的遭遇表示关注,同时揭露北京试图遏制新疆暴行见证人的做法。

    古力巴哈-贾利洛娃是一名维吾尔族哈萨克公民,了逃离地狱般的新疆集中营而长途跋涉,于2020年10月抵达法国。她曾在2017年5月至2018年9月,被强行关押在新疆一所监狱的牢房内,遭迫害和羞辱。2018年秋天,她是第一批公开见证中国政权大规模拘押维吾尔族等穆斯林人士并实施种族灭绝政策的新疆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正因如此,这位年近六十的妇人受到了骚扰和威胁。

    《解放报》也报道了5月5日习近平到访前,在法维吾尔族社团组织的示威活动受到严重干扰的消息。先是一些身着便装的男子拍摄参与示威人员面部画面,并公然在示威者之间穿梭;再有就是一群带着口罩的非洲青年前来扰乱,他们举着世界维吾尔族代表大会主席多里坤-艾沙被打上叉叉的画像,口中高喊着“骗子”,打断现场演说。

    国际非政府组织密切关注张展命运

    另外,因记录武汉疫情而入狱的中国公民记者张展四年刑期已满,应于周一(5月13日)出狱,但没有确切消息透出,国际非政府组织对她的前途命运倍感担忧。

    《解放报》指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周一的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此事时,拒绝证实张展已被释放。

    多个关注张展案件的国际组织正在想方设法地联系其家人,或者从关押她的监狱获取信息,以确定她是否已被释放,却没有得到任何确切消息。一名参与支持张展的国际活动人士向CNN表示:张展的父母及兄弟承受着巨大压力,并被严厉警告不得接受媒体采访,种种迹象均引人担忧。

    报道回顾了张展在疫情爆发初期前往武汉,在社交网络上发布视频,讲述了疫情泛滥的现实,谴责地方当局最初的不作为,并称湖北省会采取的隔离措施为“严重侵犯人权”。被捕后被定罪为“煽动骚乱”,获刑4年。她曾在狱中绝食,健康严重受损。

    报道引述国际特赦组织中国部负责人的表述指出:张展的案例非常具有象征意义,受到国际媒体的广泛宣传。因此中国政府可能希望将她继续关押,以防她讲述在狱中的经历。无论怎样,张展获释后都将受到“密切监视”。

    北京被控对海外中国留学生采取“跨境镇压”

    此外,国际特赦组织周一发布报告,根据针对欧洲和北美八个国家的中国学生进行的数十次采访,揭露了北京实施的“跨国镇压”。《回声报》报道指出:不容忍政治异议的中国政府会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甚至人身恐吓,在其领土上采取行动并控制发生在其他国家的事情。

    据国际特赦组织报道,参加过国外天安门纪念等活动的受访学生表示,他们的家人受到了威胁。“中国大陆的家庭成员面临的威胁包括吊销护照、被解雇、无法升职或领取退休福利,甚至限制人身自由。

    北京没有立即对国际特赦组织的报告做出反应。但中国此前否认针对其居住在海外国民的指控,声称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并依法行事。

    Tue, 14 May 2024
  • 2983 - 拯救经济:中国将出售首批长期国债 大赦国际:北京打压涉政治活动的海外留学生

    在凡尔赛举行的第七届“选择法国“峰会成为周一5月13日法国大部分日报关注的重点;至于中国方面,费加罗报报道了中国将于本周出售首批长期债券的消息。地方大报西南报同时关注大赦国际报告说,北京当局正在打压从事政治活动的留学海外公民,有些学生还通报说家人在中国受到骚扰的案例。

    出重手中国将于本周出售首批长期国债

    这篇报道说,中国政府正努力加大对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支持力度。根据中国财政部网站周一发布的公告,政府将于周五 17 日开始发行 30 年期债券,这是计划出售的超过 1,380 亿美元债务的一部分。其他 20 年期和 50 年期债券将分别于 5 月 24 日和 6 月 14 日发售。财政部没有说明将发行的债券数量。

    报道续称,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高失业率,尤其是年轻人的高失业率,是中国政府对经济的主要担忧之一。中国领导人将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目标设定为 5%左右,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数字。事实上中国政府近几个月来一直在酝酿出售国债,中国总理李强曾在 3 月份表示,国债将用于资助具有战略意义的重大项目。

    费加罗报强调除,中国只在极少数情况下出售过此类国债,以应对重大经济困难,例如在 2020 年初为抗击新冠大流行提供资金。中国 4 月份的消费价格连续第三个月上涨,证实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正在摆脱通货紧缩,但国内需求仍然相对疲软。

    柬埔寨由中资修筑的运河引发担忧

    解放报报道了在柬埔寨围绕中国资助的运河项目引起了生态专家和邻国越南的担忧,他们担心这会带来环境、经济和地缘政治后果。

    解放报指出,中国正在继续进军东南亚。继海滨度假胜地西哈努克港及其赌场和海军基地之后,柬埔寨又开始了另一项规模空前的工程:修建一条货运运河,最终将首都金边的自治港与位于该国南部、泰国湾边缘、离越南边境不远的沿海省份吉普连接起来。

    与柬埔寨洪氏家族推动的大多数项目一样,这条名为「德崇富南运河」(Funan Techo Canal)的项目将完全由一家中国公司 -- 中国路桥工程总公司(China Road and Bridge Corporation)-- 出资 17 亿美元(16 亿欧元)。作为交换,北京将获得运河四十年或五十年的独家管理权。解放报认为,这将加强北京对该地区的控制及其新丝绸之路战略。柬埔寨与其北部邻国老挝一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中国的旗帜下。柬埔寨首相洪马内此举应是希望巩固权力,而北京也可借此压制河内。

    大赦国际:北京严打涉政治活动的海外留学生

    与此同时,地方大报西南报关注非政府组织大赦国际称,中国政府正在打压从事政治活动的留学海外公民,有些学生还通报说家人在中国受到骚扰的案例。

    报道写道,大赦国际根据对欧洲和北美八个国家数十名中国留学生的采访,指责中国政府进行“跨国镇压”。中国不容忍政治异见人士,并在其领土上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甚至进行人身恐吓。

    大赦国际报告说,曾在国外参加天安门纪念活动的受访学生解释说,他们的家人曾受到威胁,包括护照被吊销、被解雇、无法晋升或领取养老金,甚至人身自由受到限制。

    学生们还说,他们被禁止用中国社群应用程序(App)发文,且受到监控,而这类应用程序往往是他们跟家人联系的唯一方式,因为中国设有网络防火墙。

    学生们表示,他们在课堂和社交互动上主动自我审查,但无孔不入的被监视感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问题,”从压力、创伤到妄想、抑郁症状都有“。

    一名学生告诉大赦国际:”我真的很想发表论文…但我很担心,所以选择不发表。“

    中国尚未对这份报告作出回应。但北京当局曾否认打压海外公民的说法,坚称中国尊重其他国家主权,任何警务活动都符合法律规定。

    大赦国际表示,北京当局打压海外学生,“在西欧和北美的大学校园制造‘恐惧氛围’,对学生的人权造成负面影响。”

    报道最后援引大赦国际中国事务部门主任布鲁克斯(Sarah Brooks)说:“中国跨国镇压的影响,对学术自由核心的思想自由交流构成严重威胁。”

    Mon, 13 May 2024
  • 2982 - 《国际通讯》:中国的雾霾死灰复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周六5月11日的法国报纸摘为您选播刊登在《国际通讯》 科学与环境版面上「中国的雾霾死灰复燃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这篇文章。另一篇与中国有关的报道见于《费加罗报》。该报道说,目前仅13%的欧洲公司将中国视为首选目的地,而2023年和2022年这一比例分别为16%和21%。

    《国际通讯》(Courrier international)的文章开头写道,尽管自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以来,在政府的努力下,中国的空气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但一些中国人对雾霾的再次出现表示遗憾。据中国媒体报道,这种疫情后的倒退是由于经济活动的恢复。

    雾霾是否在疫情过后卷土重来?以推广科学知识为己任的北京非政府组织「知识千言」Zhishi Qianyan,在其微信公众号上开设的博客「知识份子」称,官方数据证实了中国人的这种感觉。

    中国生态环境部的最新数据显示,到2023年,全国各地的悬浮微粒物PM2.5浓度几乎都在上升:首都上升 7% 以上,全国上升 3%。

    然而,在过去十年中,即从 2013 年到 2022 年,中国的 PM2.5 浓度下降了 57%“一个历史性的成果”。文章说,这是胡锦涛在 2008 年北京奥运会上提出并由其继任者习近平继续推行严格的污染控制政策的结果。

    2020 年,在第 75 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国家主席甚至宣布了他的宏伟目标:到 2030 年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向坏的转变

    文章续称,遗憾的是,“这一积极趋势”在 2023 年发生了逆转,博客「知识份子」遗憾地指出,这一年有 13 个省会城市未达到国家标准,在 27 个省会城市中,有 25 个城市的 PM2.5 逐年上升。

    尽管自 2017 年以来,中国当局每年都会在秋季来临之前发布《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方案》,但「知识份子」注意到,2022 年却没有这样做。这种缺失的后果似乎很严重。早在2023年第一季度,北京的PM2.5浓度水平就出现了30.6%的反弹。而在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超过40%的城市没有实现PM2.5下降目标,20%的城市没有实现控制“高污染”天数的目标。

    从 PM2.5 的最大浓度来看,中国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位于中部的河南省,中国全国 PM2.5 平均浓度最高的十个城市中有七个位于河南省。据「知识份子」给出了最糟糕的例子是在河南东部的商丘,2024 年 2 月 5 日至 11 日的 7 天内,PM2.5 平均浓度达到 180 µg/m³,是国家标准的 5 倍,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值的 36 倍。

    从工业数据来看,「知识份子」发现,在污染回潮的同时,一些省份的热能、有色金属和化工产品的生产也在快速增长。此外,「知识份子」称,疫情后货物和客运交通的增长也是悬浮微粒物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

    “盲目”启动工业项目

    文章援引《对话地球》记者夏志坚(Xia Zhijian 音译)指出,2013 年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这场斗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这位记者还指出,自中国进入后疫情时代以来,政府将“工作重心”重新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这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2023 年 3 月,中国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将矛头直指地方政府“盲目”上马钢铁铸造等污染工业项目。

    为了再次扭转这一趋势,芬兰赫尔辛基清洁空气与能源研究中心(Crea)的中国政策分析师邱成成(Chengcheng Qiu 音译)寄希望于北京政府于2023年底发布的《持续改善空气质量行动计划》。根据该计划,与2020年相比,到2025年每年将避免约18万人因PM2.5污染而死亡。

    文章最后表示,据研究人员在中国官方英文报纸《中国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指出,2017 年有 124 万中国人死于空气污染,“北方城市再现雾霾是一个警示信号”。

    《费加罗报》:欧洲企业避开中国

    周六与中国有关的另一篇报道见于《费加罗报》。该报道说,目前只有 13% 的欧洲公司将中国视为首选目的地,而 2023 年和 2022 年这一比例分别为 16% 和 21%。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欧洲之行、刚刚离开布达佩斯的当天,中国欧盟商会(EUCCC)发布了一份调查报告。这份衡量包括马士基(Maersk)、西门子(Siemens)和大众(Volkswagen)集团在内的企业信心的调查显示,投资前景处于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中国欧盟商会认为,恢复信心需要数年时间。

    总体而言,2023 年,在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同比下降了 80%,其背景是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增速为三十年来最低。中国经济的关键领域房地产正面临压力,一些开发商濒临破产,房价下跌也阻碍了中国人投资房地产。

    《费加罗报》指出,调查显示,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欧洲企业表示对当前的增长潜力持悲观态度,44%的企业对未来前景持悲观态度。欧盟商会主席评论说:“有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一些欧洲公司正在分割它们在中国的业务,或缩小它们在中国的雄心,因为面临的挑战开始超过它们在中国的利益。目前仅有 13% 的欧洲公司将中国视为首选目的地,而 2023 年和 2022 年分别为 16% 和 21%。

    报告表示,欧企”继续将最初计划在中国的投资转向其他被认为更可靠的市场"。

    Sat, 11 May 2024
Mostra altri episodi